此句出自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描写山僧招待其喝茶,说明唐朝就有炒茶技术。
但诗中山僧作茶,不但要炒,接着还要煎。很可能是先炒茶杀青,再拿去像药一样煎,扔进一堆葱姜蒜,最后喝煎出的茶汤。如此喝法,跟宋代不同,跟明代也不同。
闵文蔚捧着茶盏总结道:「观其色,青绿喜人;闻其味,芬芳高扬。果然是君子清芬,此君子之茶!」
陈渊补充道:「团茶之汤,击拂之下,汤面瑰丽繁复,犹如豪宅华宇。而此茶之汤面,平平无奇,犹如陋巷茅屋。茶团滋味甘醇,苦涩蕴含其中,回甘极快,不免有急功近利之嫌;此茶苦而不涩,回甘慢而悠长,虽淡泊却不失其本味。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贤者之茶,此颜回之茶也!」
朱铭端着茶盏只是喝,埋头憋笑。
眼前这两位老兄,明显被朱国祥一番话影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感偏差,横竖都要把炒茶跟君子联系在一起。
「俺也想喝一盏!」
郑胖子悄无声息凑过来,他在旁边听得好奇,打算尝尝炒茶的味道。
他家是茶商,如果此茶真有那般好,可以买来疯狂炒作啊。
郑泓非常敏锐的觉察到商机!
朱铭倒出茶叶,给郑泓也泡了一碗。
待茶水稍凉,郑泓猛喝一口,心头大呼上当。他更喜欢喝团茶,虽然涩味更重,但有香料压着,甘甜醇厚滑腻爽口,比这破炒茶要有滋味得多!
郑胖子心想,俺果然不是君子,喝不惯君子之茶。
「如何?」朱铭笑问。
郑泓立即赞叹:「真是好茶!」
朱铭又问:「怎个好法?」
郑泓憋了半天,说道:「便如山长和陈先生说得那般好。」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顿时大笑。
陈渊简单概括说:「团茶的滋味过于驳杂,犹如世间五色迷目,反而失了茶之真味。这炒茶有一点最好,杂味皆去,本味常留。」
郑泓不禁问道:「大明村还有多少这种茶?」
不等老爸开口,朱铭就抢先说道:「此茶制作不易,产量极少,价钱也贵。」
郑泓忙说:「价钱好谈,先来两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