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完毕,朱铭又来一句:「今日食物,作价几何,都记在祭祀用钱上。接下来几日,人夫、猪羊、竹木、柴炭、豆麻、灰草等物,一笔一笔要记得清清楚楚!此次祭祀所耗钱财,我查帐之后,会立一个规矩,作为今后祭祀的定制。」
曹元归暗自叹气,拱手说:「是!」
「众人歇息两刻,再随我进山划界,」朱铭吩咐道,「再找几个石匠,不但要打造禁区界碑,我还要立一块『祭尧不扰民碑』。今后但有违反者,任何人等,皆可去州衙告状!」
三位县官,快要疯了。
他们已经决定配合知州「仁政爱民」,但他们所理解的仁政,似乎跟知州的仁政有点不一样。
下午,朱铭带人进山。
朝廷确定尧帝的陵寝在此,但具体埋在哪里肯定没法说。于是选了处风水好的所在,建了祭坛和庙宇,作为春秋祭祀场所。山中百姓,只留了五户,轮流为庙宇上香祭扫。
朱铭指着庙宇,下令道:「以此为中心,丈量土地,方圆一里圈为禁区。」
曹元归忍不住说:「方圆一里是否太小?」
朱铭说道:「圣贤与道合一,广有宇宙天地,帝尧怎在乎陵寝大小?人民敬尧,存乎一心,意诚则灵。」
三位县官不敢辩驳,只得让吏员们照做。
朱铭又说:「划定禁区之后,四方埋下界碑。界碑之外,可以樵采畜牧,不得干涉百姓生活。」
当晚,朱铭就在山下村落休息。
依旧是刘太公作陪款待,酒水不敢再端来,辛辣之物也不敢再放。
但肉食备足了,好歹不能让知州再吃腌菜。
按照先秦古礼,斋戒不禁肉食。
相反还鼓励吃肉,因为吃肉能养精神,可以更好的跟神明沟通。
不让吃辛,是怕韭菜、蒜味太重,口臭会冒犯到神灵。沐浴更衣的道理也一样,得讲究个人卫生,否则就是对神灵不敬。
第二天,各村的役丁早早赶来。
他们自带干粮和工具,进山修缮祭坛,清除树木杂草。这属于服役,没有工钱,吃住都得自己想办法。
第三天,全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陆陆续续赶来,他们是来陪知州祭祀的。
等所有人都到齐了,朱铭却不进山。
李宝拿出小本本递上,朱铭接过来看了看,顺手扔给曹元归:「既然交了免役钱,怎又要出役丁?」
曹元归吓得双腿发软,随即咬牙切齿道:「那些胥吏,简直无法无天了!太守放心,等祭祀结束,下官定然严查不饶!」
朱铭扫视陪同祭祀的乡绅,朗声道:「既然本县士绅耆老皆在,便在这里说清楚,也为今后祭祀尧陵定下规矩……」
(感谢发温宝宝的盟主打赏,^_^!)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