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

不管谁骂蔡京,魏泰听了都喜欢。

钱琛又说:「晚辈来到邓城,听到有人非议先生,还言先生仗势横行乡里。晚辈却是不信,又仔细打听,方知先生并无残民之举。而且还善待百姓,小民皆为先生说好话。」

后半句就扯淡了,魏家虽然没有鱼肉百姓,却也不怎幺善待百姓。

但魏泰喜欢听啊,他觉得自家的门风极好,受到百姓尊敬是应该的,当即点头:「说老夫横行乡里之人,多半被我打骂戏耍过。伱从外地而来,能分辨是非也属不易。」

钱琛继续戴高帽子:「舒王一心为公,自是怜爱百姓之人。先生乃舒王生前至交,想必也心怀万民,不愿看到百姓受苦。」

魏泰属于暴脾气直性子,一把年纪了也改不过来。

这种人得顺毛捋,只要哄得他高兴,就啥事儿都好说。若是惹他不高兴,呵呵,他能冲进贡院打主考官,只因怀疑考官故意判他落榜。

魏泰被几句话哄得舒坦,说道:「吾观朱成功凭吊葵丘之作,也是心系社稷百姓之人。」

钱琛说道:「朱太守赴任濮州,见尧陵害民,便违旨重划禁区……」

钱琛如数家珍一般,把朱铭在濮州的各种事迹都详细诉说。又添油加醋,讲述朱铭被蔡党所嫉,蛊惑皇帝将朱铭调到鸟不拉屎的金州。

再说朱铭即便到了贫瘠之地,依旧仁爱百姓。还没到任就见奸党役使百姓淘金,立即跟通判闹翻,把百姓放回家里耕种。又说朱铭重审冤案,编得那叫一个波澜起伏。

讲到朱铭强行取缔市易务,还跟通判打起来,魏泰拍手称赞:「打得好,此子类我!」

张镗在旁边听得直翻白眼,取缔市易务的时候,太守明明就不在现场,哪能跟通判拳脚相向?

钱琛却说:「先生不知,朱太守在考进士之前,就曾带着弓手去剿匪,一人一剑手刃数十匪寇。那通判李道冲,怎能跟太守相比,只一个照面,就被打得鼻血长流。再一脚蹬过去,将其踹翻在地,揪着李通判的衣襟问:你这厮服也不服?李通判虽然心中怨恨,却害怕被打死,连说:俺服了,俺服了!」

魏泰哈哈大笑:「有趣,有趣,真我辈中人也!」

又瞎扯一通,钱琛突然叹息:「唉,今年春旱严重,太守不忍百姓受苦。派我来襄阳预购夏粮,可问了好些粮商,他们都囤积居奇不肯卖。」

「此事好说」魏泰吩咐孙子,「把你叔父叫回来。」

魏泰的长子魏群住在城里,负责魏家的生意。

大概等了一个小时,钱琛嘴巴就没停过,从始至终都在拣老头儿喜欢听的说。

魏群匆匆赶回祖宅,自然不会被几句话糊弄,直接问道:「朱太守要买多少粮食?」

「一万石。」钱琛敞开了说。

宋代的一石并非120斤,而是92.5宋斤,换算过来即59.2千克。

一万石,即592吨。

魏群说道:「我只卖五千石,多了没把握收来。」

「五千石也可,请阁下开价。」钱琛道。

魏群却说:「今年不同以往,北方各地春旱,还不晓得粮价是多少。阁下五月份再来,到时候根据实情来谈价。」

钱琛直接转身,朝魏泰作揖:「不料魏氏也如别的粮商那般,只想着囤积居奇,半点不顾百姓死活。罢了罢了,我再去南边看看。」

魏泰的面子有点撑不住,他此时已经反应过来,钱琛刚才故意拍马屁,就是打算忽悠他卖粮而已。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传出去他面子往哪搁?当即对儿子说:「价钱可以先谈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