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特别贸易许可

「倭寇入寇,朝鲜死了太多太多人了,大明军去的早,再晚点,朝鲜就不是死数百万了。」

数以百万计的死亡,这农业生产就能挤出剩馀给军用了,戚继光主要考虑是省钱,也不用担心前线军兵忠诚问题,因为全火器的线列阵作战方式,极度依赖火药补给,运粮的运力释放,就可以运火药到前线了。

「如此,这又能省一笔钱了。」张居正写好了浮票,满脸笑容的说道:「这是自我入仕以后,打的最省钱的一次大战了,要是都能这麽省钱就好了。」

嘉靖年间,跟俺答汗打,一年额外支出就超过了五百万银,粮贵运费也贵,平倭之战,一年又要额外支出两百万银,这一年七百万银,就是嘉靖中晚期满朝文武最头疼的事儿,没银子,仗就打不下去。

万历初年,收复大宁卫丶攻灭俺答汗收复河套,一年额外支出就要三百万银,万历九年到万历十一年,京营征伐绥远,战后审计,超过了九百三十万银,逼近千万银的大关。

现在,朝廷入朝作战一年时间,满打满算用去了一百二十万银,这里面还有三十万银是皇帝内帑出钱的额外恩赏。

王崇古看着这些抠搜鬼为了省钱而洋洋自得,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说道:「我的元辅丶大司徒啊,你们难道没有察觉到古怪的地方吗?」

「审计军队这件事比节约几何更加古怪!户部拨算盘的帐房先生,居然能审计军队各项支出,这才是万历振武最可怕的地方。」

审计军队支出,真的是太离谱了。

暴力丶生产关系丶基于分配的道德丶秩序丶权力,是一层一层的递进关系,暴力是唯一具体的现实,仅仅因为朝廷掌握了权力,就对暴力的本身进行财物审计,理论上是无法成立的。

但大明做到了,而且王司徒丶张元辅居然觉得理所应当,在这里讨论海运省了大钱!

省钱不省钱的重要吗!重要的是大明朝廷对军队财物支出一清二楚。

「自古用兵,都是粮饷拨下去,具体用到哪里,不清不楚。」王崇古面色变了数变说道:「大明和俺答汗的二十五年战争,每年五六百万两银子,银子花到哪里了,每一事项,具体用了多少,朝廷能问吗?」

「别说朝廷不知道,我接管宣大总督的时候,只有一屁股的烂帐,不仅没结馀,还欠了一屁股的窟窿。」

「朝廷过问,就得担心宣大卫军跟着北虏一起入寇。」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审计军队财物,军队会把审计的帐房先生,放在炸药桶上,把帐房先生炸上天,然后告诉朝廷,帐房先生死在了北虏手里。

但入朝作战的帐房先生们,把帐送到了京师审计,而且还全数过关了,连车断了几根轴都写的一清二楚。

王崇古颇为感慨的说道:「不瞒二位,以前,宣大卫军,倒卖各种钢铁火羽,都不是什麽稀奇事儿!京营作战,连一根火铳坏了都要报备留存,送回京师来,不仅是京营啊,辽东军也一样,虽然帐目含糊了些。」

不仅是京营帐目通过了审计,连入朝作战的辽东两万军,也通过了审计,虽然辽东军的帐本有点糊弄,但现在辽军都愿意专门弄好帐本糊弄朝廷,这就是巨大进步。

张居正和王国光互相看了一眼,略有惊诧,的确审计军队财物支出这件事本身,确实非常离奇了。

「这不正好说明了大明军是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王师吗?」王国光试探性的说道。

「的确。」王崇古摇头说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王师吧,大明国祚两百年,真正称得上王师的时间,又有几年呢?」

王崇古不是胡说八道,国初的时候,大明军若是这样,太祖高皇帝也不用连续清算武勋了,在洪武中晚期,大明军都快成了武勋的私兵了。

王师来之不易,且用且珍惜,说不定哪天,王师就道德滑落,不再是王师了。

「河南巡抚徐学谟奏闻,要联合山东巡抚王一鹗,让黄河归故。」王国光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说道:「徐学谟的意思是,黄河不归故,淮河运力就无法释放,如果黄河归故,淮河运力就十分了得了,不弱于京杭大运河。」

「诸位,河南是淮河水系,只要让黄河归故到旧汉道,淮河的运力就可以彻底释放出来,乃是生民之大业。」

建炎二年,南宋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人南下,扒了黄河开封段之后,黄河这条浊龙就开始夺淮入海,南宋灭亡丶金国灭亡丶胡元灭亡,历史已经作古,但是黄河夺淮入海造成破坏,仍在持续。

夺淮入海是一场恐怖的生态灾难,『自古涟漪绝地,绕廓荷花,要把吴兴比』的淮河流域,将物产丰富的江淮平原变成了烂泥地,在黄河水的冲击下,江淮平原大面积盐硷化,大大小小的湖泊,全都被黄河的泥沙堵塞,水患日益严重。

自洪武建元以来,淮河爆发了超过三百五次洪涝灾害,本身用于蓄水泄洪的湖泊全被泥沙所堵塞,淮河的抗汛能力大幅度下降。

一直到潘季训束水冲沙,才算是让黄河的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地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