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文明需要连续存在

要讲环太商盟的重要性,要讲黄金、黄金宝钞的重要性,这个理由并不是特别充分,因为这些距离军兵都很远,甚至不如保卫圣君亲弟弟安全这个理由,更能让军兵接受。

骆尚志在奏疏里诚惶诚恐,唯恐陛下不太清楚金山城情况,无法理解他说的这些困境。

朱翊钧的确不知道金山城情况,也没有在金山城带兵打仗,不太清楚金山水师军兵的心态转变。

但朱翊钧还真看懂了,骆尚志究竟在讲什么,他讲的真的很重要。

帝国坟场,大唐、英帝、苏帝、美帝,无不是威震世界的超级帝国,但最终都在帝国坟场里损兵折将、折戟沉沙,其实就是骆尚志谈到的为何而战的问题。

再强大的军团,不知为何而战的时候,也会战败。

戚继光也反复跟陛下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打仗想要彻底胜利,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但凡是有一样缺失,虽然赢了,也有灾殃。

骆尚志倒是给出了远航开拓和远洋部署的具体规划。

一营精兵驻扎开拓核心地带,比如金山国金山城,驻扎一营水师。

而开拓的主要战力,却不是这些水师精锐,精锐的职责是保护核心地带,开拓的主力,则是招募亡命之徒。

唯有如此,既能保证大明水师的军纪,士气,又能保证开拓之地核心区域的安稳,还能保证开拓的效率,亡命之徒本就凶悍,不把人命当人命看待,执行开拓,自然没有太多的道德负担。

“金山国悬于海外,距中土三万余里水程,波涛险恶,迥异近海。臣驻节于此,深感远征不易,其难有二,关乎根本,非止于刀兵。”

“一曰:天象困厄,士气易颓,人非铁石,皆有畏死恋家之情。士气倾颓,则兵无战心,纵有精甲利炮,亦难为用。”

“一曰:征战之由,将士茫然失措,近海御倭,保境安民,知为谁而战,故能舍生而忘死,死不旋踵。然金山万里之遥,霍皮部、红夷之属,与我中土军民何干?渺茫难及,不如眼前一粟。”

“有精锐驻根本,广募亡命敢死之徒之策,臣见识浅陋,所言或有狂悖,伏乞陛下圣明烛照,训示机宜。”朱翊钧挑了几句重点内容,念了出来。

骆尚志讲的很有道理,朱翊钧将他的奏疏下章到了五军都督府,让戚继光、陈璘等将领,提供更多意见。

“臣记得前几年,还在讨论客兵安置之难,有战招募亡命为客兵,无战则遣散,民怨四起,这骆帅所言之法,倒是有安置客兵之处了。”冯保提到了一个看法,客兵安置困难的解法。

“有道理。”朱翊钧点头说道:“下章兵部,让兵部部议此策。”

“冯大伴,怎么感觉这开海后,人手总是不够用,连亡命之徒都用上了。”朱翊钧稍加思考,有些错愕的说道。

亡命之徒,本来应该是和朝廷是死敌的对立阵营,现在连亡命之徒都要被物尽其用,跑去海外祸害夷人去了。

“寰宇之下皆是无主之地,咱大明这一万万三千万丁口,根本不够用。”冯保笑着说道。

朱翊钧打开了笔墨纸砚,给朱翊镠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松江远洋商行远赴东太平洋的时候,就会把书信带到金山城。

大明皇帝回答了很多问题。

比如,骆尚志是否可以留守金山城,朱翊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骆尚志自己不愿意,西天白虎主杀伐,而骆尚志还是娄虎,骆尚志的志向,不在金山国,强留只会留下祸根。

比如,金山城急需地师,金山城三名地师,可否轮换,三年一次,请别的地师轮换到金山城,朱翊钧欣然应允,主要是,黄金探矿不是三年就能做完的事儿。

比如,能否和墨西哥总督府发生冲突,朱翊钧的答案是随便整,整出乱子来,水师前往支援,秩序自斗争中诞生,而非规则。

墨西哥总督府总是如此,又菜又爱玩,不打一顿,根本不知道谁是大小王,朱翊钧支持朱翊镠揍一顿再谈。

比如,大明是否允许更多倭国游女前往金山城,朱翊钧选择了答应,并且下章了长崎总督府调整。

金山城虽然蛮荒之地,但并不贫穷,因为有黄金存在,这些倭女到了地方,生活也比南洋要好很多。

南洋的南洋姐很多,整体而言,有点卷。

除了骆尚志的事儿,朱翊镠的请求,无不照准,并且朱翊钧尽力去做协调,来满足金山国开拓需要。

此刻的大明皇帝,并不知道,有一个年产白银四百万两的少女银山,在等待着大明开拓开采,要是知道,朱翊钧一定会加大支持力度。

泰西的白银储量丰富,产量很大,此时的泰西主要以黄金作为货币,而非白银,所以墨西哥总督府被霍皮部骚扰了几次,就直接放弃了。

但大明没有银矿,大明这种庞大的躯体,无论多少白银都无法满足,一个几乎等同于倭国石见银山的少女银山,对大明可太有吸引力了。

朱翊钧在奏疏里,还专门嘲笑了一番朱翊镠是磨坊里的驴,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一刻都不能停歇。

朱翊钧日理万机,特别的忙,朱翊镠当年嘲讽皇兄,现在终于轮到皇兄嘲讽他了。

“兵部奏闻,今年起,城防火炮、野战火炮、舰炮,等全部换装铸锻一体复合炮。”冯保将兵部一本奏疏呈送到了御前,大明要对所有火炮进行换装,进行一次整体升级。

这次火炮换装,为期五年,预计铸锻火炮数量超过了十万门,日后,技术落后的火炮不再锻造。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