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现场办公,反击开始

现场的刘晓丽和安康均属此列。

一方面是对女儿的感情,一方面是这样的画面实在太震撼,叫人看着直感觉喉咙干涩地发疼,就是忍不住想哭。

朗诵还在继续,刘伊妃也逐渐融入了诗赋中的情感,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

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

为什幺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

你却说我行为异常?

为什幺我倍加珍惜的汉装

你竟说它属于扶桑?

为什幺我真诚的告白

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

为什幺我淌下的热泪

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央视演播室,CCTV-3节目编导摘下眼镜摸了摸眼眶。

他负责综艺频道,这是负责文化节目出产和推广的频道,担负了总局和文华部门交待的重任。

文化生产和输出到底应该怎幺做?

编导主任若有所思地看着画面中茕茕孑立的刘伊妃,陷入了沉思。

同一时间,旅游卫视演播室的董双枪看着飙升到25%的收视率峰值陷入了狂喜。

今年有着《超女》、《诛仙》和黄金档电视剧的旅游卫视,GG总收入连同冠名费在内达到了2.2亿人民币。

从今天的数据和反馈来看,明年整个台里的GG费不翻一番,就是他的无能!

同样火爆的还有博客网和豆瓣的图文直播,刘伊妃的粉丝疯狂地刷屏点赞,又抽闲摸空地溜到宋诅德、张娜拉等人的心浪博客下面谩骂讥讽!

恨棒子粉:「滚回家吧死棒子!你老祖宗穿的衣服都是抄我们中国人的!」

爱国粉:「支持刘伊妃!让那帮洋人看看什幺叫细糠!」

品评美女粉:「你可以怀疑洗衣机的人品,但你永远不能怀疑洗衣机的眼光,刘伊妃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男粉:「对不起之前不应该黑你的,谁他妈再说你是变性的我把他割了先变性!」

女粉:「茜茜,你要真的是变性的该多好啊,我就能嫁给你了。。。」

引经据典粉:「华是章服之美,夏为礼仪之大,感谢刘伊妃今天在节目里的诠释,路转粉了。」

还混进个当代网红芙蓉姐姐:「其实我本来也打算长这样的,哎,不说了。。。」

刘伊妃的朗诵来到最后的高潮,她的声音也带了一丝哽咽。

单论台词和发声这一块,两年的锻链下来,已经可以出师了。

记住吧

记住吧

曾经有一个时代

名叫汉唐

曾经有一条河流

名叫长江

曾经有一对图腾

名叫龙凤

曾经有一件羽衣

名叫——

霓裳!

画面渐变,路宽在结尾处设计了一幅画卷闭合效果。

视频的上下黑边往中间渐进,一直到那抹红色的身影消失在屏幕。

30分钟的汉服宣传片结束。

现场掌声如潮,全国观众沸腾。

「破了!破了,董总,35%了!」

「让宋诅德立刻!马上!给我发文,安排水军赶紧进场!」

「唐烟,不要多想,路导是我们鹰皇的朋友来的,后面会有合作的机会。」

「师师,你的舞蹈功底很好,也比刘伊妃强,你以后没问题的,放心去做!」

「蜜蜜,任重而道远,继续努力吧,你不比任何人差!」

电视画面切换到了罗丹美术馆的现场。

节目外景导演先是从美术馆大门开始,简要介绍了这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国内观众看到那个拄着下巴的思考者雕像都很熟悉。

哦~原来这是罗丹的作品啊!

进入美术馆内部,已经完全打造成了T台走秀的风格,这里也是多届迪奥等知名品牌的高定服装秀场。

今天被大使馆和问界租用来进行汉服文化的宣传。

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需要载体,电影是一种,服装则是更直接的另一种。

正如现场的法国美女主持人梅丽莎的开场白所说: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公映了电影,这一天被称为电影诞生的日子。」

「几千年前,在古老的东方,我们刚刚在开场视频中看到的华美的服饰,已经在贵族之间流行。」

「中国与法国,两个以灿烂的文化着称的国度,电影和时装,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梅丽莎顿了顿,优雅地向台下的路宽和刘伊妃点点头: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威尼斯金狮奖导演、第56届坎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得主,《异域》的导演路宽先生。」

「以及刚刚为我们展示了华冠丽服,在《异域》中扮演蓝月的刘伊妃小姐。」

「也感谢中国驻法大使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们,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罗丹美术馆,带着大家一起交流中国的汉服文化!」

「女士们、先生们,享受这个下午的美好吧,Amuse toi bien!(玩得开心)」

紧接着是流程紧密的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乐器表演和模特汉服走秀,图文并茂的文化讲座和现场进行的试穿体验。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屏幕中出现。

今天到场的除了法国文华部门、外教部门的官员外,更多的是一些电影和文化名人。

西班牙裔的法国演员让雷诺,中国观众们通过盗版DVD已经对他闻名已久了,反倒吕克贝松认识的人不多。

突然一个60后、70后,甚至是50后都很熟悉的面孔进入视野,正和路宽握手寒暄。

卧槽!

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里,很多家长们都惊奇地爆粗。

这不是阿兰德龙嘛!

他也来了!

阿兰德龙是《佐罗》的主角,这部义大利和法国的合拍片在1978年进入内地,是那个时期第一批被引入的西方电影。

《佐罗》中阿兰德龙这个英勇、正义的侠客形象非常符合国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意向。

据统计,在1978年的中国,有超过7000万人看过这部《佐罗》。

在当时绝对可称得上是爆款了,至今还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影迷的心头钟爱。

阿兰德龙是吕克贝松带着路宽去邀请的,不过他本人对中国也很友好。

1987年,阿兰德龙在北平首映《警察的诺言》,他是为数不多亲自来跑路演的外国影星。

后来他也经常来华旅游,还在BJ的马克西姆餐厅举办过自己的50岁生日party,成为这家餐厅的一段佳话。

电视机前的青少年们看着偶像刘伊妃给法国嘉宾们介绍着中国文化;

电视机前的中老年们看着偶像阿兰德龙和中国导演路宽寒暄、合拍,试穿汉服。

从开场30分钟金狮奖导演级别的宣传片,到这一刻中法文化名人围绕着汉服和中国文化的交流;

对于偶像的崇拜和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自豪感,在这一刻得以具象化,整个节目也即将走进尾声。

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中。

「嗯。。。旅游卫视这节目不错,以后如果有记得喊你老子来看!」

「爸,那我买《仙剑》DVD和《诛仙》文化衫的钱?」

「找你妈去!」

正如同周军和华艺大小王所说,旅游卫视作为能直接面对全国观众的地方卫视,在路宽手里的作用太过犀利。

这一次,即使没有找到文华部艺术司和刘伊妃的老爹在外教部帮忙,即使节目上不了央视,他也能用旅游卫视输出自己的内容。

这就像一个可以随时开腔,面对全国人民的全服大喇叭。

只要不作死,路老板可以想说啥说啥,想捧谁捧谁。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好作品,让观众能关注到你的频道,这是其他卫视节目不能常态化做到的。

《超女》、《诛仙》还有黄金档的《潜伏》、《士兵突击》等剧,其他卫视能捞着一个就不错了。

旅游卫视是轮轴转都不带停的,除了央视和湘台,这特幺谁遭得住!

火爆到出圈的《汉服雅集》节目之后,对于这样一个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热议毫无疑问地席卷全网。

刘伊妃的粉丝数在《异域》前是800万左右。

经过国内历史总票房冠军女主的加持,《汉服雅集》的大爆,已经突破千万。

这个数字不算夸张,后世2005年徐京蕾开博不到三个月,博文点击量就破了千万。

更何况这一世的博客网是全网舆论集散地和精华所在,流量首屈一指。

在现在的博客网,娱乐圈里也就周杰仑、梅燕芳、刘得华等人跟她并驾齐驱,第二梯队就是其余的四小花旦和双冰们。

凌晨,刘伊妃在博客网主页上传了一张照片,没有配文,只有一个爱心。

照片里是自己和安康、刘晓丽在罗丹美术馆T台前的合照。

三人背后不远处,路宽正和国际友人寒暄。

评论区的网友们神通广大,很快扒出了这个男人是小刘的老父亲,还是驻法大使馆的外交官。

于是开始玩梗在下面艾特路宽。

「洗衣机,这回怎幺不凑过来了?」

「你是不是怕被人家老爹打啊?」

「刘伊妃爸爸,请你现场逮捕那个洗衣机,他觊觎你女儿很久了!」

「为了你女儿着想,请求刘爸爸把洗衣机吊死在巴黎圣母院的十字架上!」

刘伊妃狂笑着一个个点赞!

到路老板的主页调戏完他,闲着没事儿的又去宋诅德的心浪博客每日一喷。

总之网际网路乐子人是闲不下来的。

随后,中国驻法大使馆官博发布声明,特聘任刘伊妃小姐为中法文化交流大使,为中法两国在电影、时装、美食上的交流做出贡献。

刘伊妃转发博客,发了几颗红心、国旗和小拳头。

博客网的央视主页转发了昨晚的30分钟节目视频,文华部艺术司和外教部驻法大使馆实名点赞。

这场活动的牌面和后续的轰动效应继续拉满,于是遭殃的除了宋诅德又多了一个张娜拉。

出征大军们来到张娜拉此前穿着朝鲜族服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的博文下。

「死棒子,还神气不神气?」

「谁他妈还不是个文化交流大使了?」

「张娜拉,把你身上的朝鲜族衣服脱掉!那是抄袭中国的!」

「支持楼上!把罩罩什幺的也脱掉,那是抄袭西方的!」

「支持楼上和楼上,全部脱掉重新发博文!」

。。。

路宽为刘伊妃量身打造的这出公关大戏落幕了。

针对华艺和宋诅德企图砍倒自己摇钱树的反攻倒算,即将开演。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