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场刊出炉,关门放赛博妲己(二合一为伊一伊可大佬加更)

但对于德国人来讲,断掉了这条腿的意义在哪?

就在于他们看到了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掘金能力,想自己参与到这一链条中来。

因此在德国政府在2006年成立了德国联邦电影基金(DFFF),每年的资金预算近亿。

「茜茜,刘阿姨,你们先上楼休息,出去的话让阿飞跟着你们。」

「嗯,知道了。」小刘点头,起身把椅把上的大衣递给他。

「郭帆、陆洋,你们跟我一起来吧。」

「是!」、「好的,导演。」

汉克斯、摩尔等人也有经纪公司安排的商务活动,剧组暂时在餐厅分开。

三人步行往几百米外的凯宾斯基酒店走去,一路上偶有认得路宽,要求签名的影迷们。

郭帆比路宽大一岁,陆洋比郭帆大一岁,三人其实是同龄人。

不过在相处过程中的郭帆还好一些,陆洋一直都比较拘谨。

现实一点讲,郭帆和陆洋皆是被路老板拔擢,有知遇之恩。

加上财富、社会地位的差距,客观上也就有了上下位的差别。

路宽虽然从没有嚣张跋扈地上位者姿态,但这两人一直都抱着尊敬、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这位「同龄人」。

郭帆性格圆融,善于自嘲,面对路宽时虽恭敬却不失亲近,偶尔还能开几句玩笑,但骨子里始终带着一种「学生面对导师」的谨慎。

而陆洋则更为拘谨,他出身北电导演系,本应带着学院派的傲气,却总有种「仰望高山」的局促。

路老板悄悄观察着这两位一力栽培的商业片导演储备人才,半开玩笑:「陆洋。」

「导演。」

「你要跟郭帆学一学啊,脸皮要厚一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你们在北美剧组也见识过一些行业潜规则,但回到国内又是另一种风气,得自己去适应。」

郭帆笑嘻嘻地也不管他给自己的评价是褒是贬,被领导批评,是一种福气,这是拿他当自己人呢!

陆洋笑道:「是,导演,我知道了。」

「这段时间有老郭在,我算是偷懒了,很多事情他都办妥了。」

「我会跟他学习的。」

郭帆连番摆手:「别别别,你说这话磕碜我呢!」

他又转向年轻的亚影院长:「老陆北电出身,我基本功比老陆差远了,很多镜头、勘景、构图的东西我得跟他请教。」

「我做的都是一些沟通上下的杂务,顺便就代劳了,这没啥,呵呵。」

人的性格是改不了的,但为了做事,该迁就、委屈的时候也不能太娇气。

陆洋的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父亲是作协和曲协的会员,做过《电视艺术》的编辑,现任中戏的电视电影系主任。

有着良好教育背景和艺术启蒙的同时,在做事上欠缺火候,不接地气。

人的性格是改不了的,但为了做事,该迁就、委屈的时候也得放下身段。

在这一点上,郭帆可以说是最适合做导演的人,就像他自己报名泛亚电影学院时讲的一样,导演就是产品经理。

路老板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该说的话说到位,剩余都是自己领悟。

几人依约来到柏林君悦酒店的商务会客厅,科斯利克和FFA的副局长丁格尔起身寒暄。

「路,《历史的天空》令人赞叹。」丁格尔例行恭维:「去年你们来德国拍片,我不在,不然可以早一些见面了。」

路宽同他们介绍了郭、陆两人,丁格尔这才讲起自己邀他一叙的用意。

「路,下一部电影有没有什幺计划。」

「暂时没有考虑,还有半年就是北平奥运会,一切以奥运会的优先级为准。」

丁格尔颔首:「是这样,德国联邦电影局现在有一个基金,相信你从迪特(科斯利克)这里听到过。」

「是的,去年科斯利克主席提过,但我们在德国的戏份很短,只有拉贝的几场戏,很快就杀青了。」

「考虑到手续繁琐,就没有申请这笔基金。」

按照原先的加护,电影是准备在2007年12月13号在金陵公映的。

拍摄日程很紧密,德国人又比较严谨固执,不好先上车再补票,于是作罢。

「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下这笔基金吧!」

丁格尔很看重这位声名显赫的中国导演,基金也需要这样名望的人来打响招牌,才能从好莱坞的虎口夺食。

「这笔基金是德国国家财政的拨款,只要影片在德国本土拍摄,进入基金计划的电影,每花费1欧元,我们DFFF会返还20美分。」

「根据影片申报的完税担保材料,我们最高可以提供低利率的贷款,最高可触及40%的资金上限。」

丁格尔说得很别扭,主要是考虑到外汇汇率的浮动,不好统一货币单位。

真正计算下来,按照当前的汇率,这个拍摄的返点大概在14%左右,但也是有上限的,不然很有可能被某个网际网路科幻片巨无霸剧组生吃。

「去年我们花费了8000万美元左右,支持了90多部长片和纪录片的拍摄。」

「其中沃卓斯基兄弟《黑客帝国》之后的第一部长片《急速车手》,跟他们两年前的《V字仇杀队》,都是在德国牌制片厂贝尔贝斯格制片厂拍摄的。」

「我们前后一共提供了超过2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德国每个州还有单独的退税政策,组合起来非常优厚。」

丁格尔只是提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剧组,其实这几年德国人吃一堑长一智,很是从好莱坞和加拿大抢了不少剧组。

除了沃卓斯基姐妹,还有《300壮士》、克里夫欧文的《国际组织》、凯特·温斯莱特的《阅读者》等等。

当然,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越大的剧组开支越高,在德国当地的消费和购买能力就越强。

根据德国联邦电影局的计算,在设施和电影基地最多的巴伐利亚州,这个投入和产出比高达450%。

DFFF每提供1.5美元的的资金,剧组平均在当地能支付6.7美元左右的物资和服务。

陆洋和郭帆听得面面相觑。

作为泛亚电影学院的学生,也算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过了,对于电影资金的获取难度心知肚明。

从国内到国外,像他们这样初出茅庐、几乎一部作品都没有的青年导演,想拿到处女座的第一桶金难于登天。

就算是亚影的学生,毕业后也不是都有拍长片的机会。

每个人需要提交剧本和勘景过后的预算书,等待由院方和中国问界、韩国希杰、日苯东宝三家大金主的认投。

不过话说回来,郭帆也挺好奇只比他小一岁的路首富,当年是怎幺积累到《爆裂鼓手》的拍摄资金的?

只是跟谁都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在陆洋和郭帆心里,现在这位德国电影局局长放下身段,主动来送钱,显然是看在路老板的面子上。

如果有合适的片子可以放在德国拍,相信会是个绝佳的选择。

只要有大制片人领头立项,拿完片担保解决部分资金,再来德国用低息贷款,结合返点和地方政府退税,未必不能做到当初《异域》那样的大杠杆。

特别是国内外的问界连年扩张,如果能有一泓活水来解解渴,当真是舒服得紧。

两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导演暗暗思忖,没想到大老板上来就打了他们的脸:「谢谢,丁格尔局长,不过我们不太能用得到。」

丁格尔愣了一下,科斯利克也愣了一下。

还有人送上门的钱不要的?

这样的人不存在,更不会是路老板。

如果刘伊妃现在明眸善睐地坐在边上,第一时间就知道不是他不要。

是想要得更多。

丁格尔讪讪:「路,是不是我解释得不够清楚,我们的条件在慕尼黑这些退税高的地区,可以比得上纽西兰和加拿大了。」

「丁格尔先生,你们忽略了一件事情。」

「什幺?」

路老板微笑道:「金融危机。」

「按照你们的申报要求,拍摄资金的支付和返利、退税都是用固定货币类型来结算。」

「去年1欧元大概兑换1.32美元,到今年这个数字是1.48左右。」

「我们剧组来了德国,按照你们的投资约定要兑换成欧元,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非常强,这不是一笔好生意,丁格尔先生。」

「如果你们只是提供这样的条件的话,对于规模较大的剧组,在加拿大和纽西兰会比德国条件更好些。」

郭帆和陆洋在一边听得惊疑不定,他们从没执掌过一个剧组,特别是跨国剧组,目前的视野还没有覆盖得这幺广,考虑问题自然也没那幺周全。

事实上,2008年初,次贷危机的发展还没有进入白热化阶段。

3月份的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崩盘,美联储紧急提供贷款驰援,这是吹向「战斗号角」的开始。

等到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因次贷违约率飙升濒临破产,随后被美国政府接管,才正式拉开了大戏的序幕。

特别对于现在商务会议室里的其他几人,对形势还难有清晰的估计。

丁格尔沉吟了几秒,试着同他谈些条件:「路,关于这笔费用的申报和支付形式,是电影局和国家财政拨款单位的要求,我们无从更改。」

「哎呀!那就真的没办法了。」路宽一脸惋惜,侧头示意了一下身边带来长见识的两个小弟。

「实不相瞒,这两个青年导演,都是我们泛亚电影学院明年的毕业生。」

「学院在2005年坎城影展宣告成立,吸引了全球电影导演的关注,当时我们的承诺就是会提供拍长片的机会。」

路老板突然点了赛博妲己的名:「郭帆,给你的《流浪地球》剧本带来没有?」

陆洋惊疑不定地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室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