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子笑容慈祥:「沫儿,点了东西了吧?
「不知道路导跟茜茜的口味,我先少点了些。」张沫着手指头:「肥瘦、纯瘦各四十串的羊肉,都是下午才杀的滩羊,十串油腰子,两盘涮牛肚,还有老陕的烤油馍。」
说着又指向角落的炭炉:「炉子上正烤着两条黄花鱼,鱼肚子里塞了咱老家的紫皮洋葱。凉菜要了浆水菜拌桃仁、老醋花生米。」
「爸,你看看还要加什幺?」
刘伊妃听得一边咽口水一边摆手:「别加了别加了,吃不完的。」
张一谋请客哪儿能叫面子落地上去,菜肯定是宁愿剩下也不能缺。
他笑着招呼张沫跟自己走:「小路你跟伊妃先坐会儿,我去找老郑看看有什幺鲜货。」
刘伊妃坐下给五个杯子都倒了开水,看着露台中央支着铸铁炭炉,火星子溅到垫地的《北平晚报》上,烧出几个焦黄的洞。
三张折叠矮桌拼成的长条餐台铺着一次性塑料布,印满」燕京啤酒」的蓝白GG,边角用老式铁夹子固定着防风吹。
还有桌上印着「2001年申奥成功纪念」的搪瓷杯。
小刘这个不怎幺食人间烟火的「在逃公主」感觉新鲜有趣,她身边的男友其实也充满回忆,自然是上一世的诸般回忆。
「我们在家里也搞个小烧烤院子怎幺样?」
「可以,不过没这个味,会搞成西方人那种家庭烤肉的感觉。」路老板扶着二楼露台的栏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刘伊妃笑如花地调侃他:「你是小神仙,不是凡人呀?」
「不是被你拖到人间了嘛。」
「嘿嘿,这个包袱接得不错,你可以去现在很火的那个德云社表演了。」
小情侣靠在栏杆上说笑,二环的老胡同在夜色中铺展开来,远处居民楼的灯光如星子般散落,偶有富户的空调外机喻嗡作响,传来几声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声响。
目光所及,三三两两的烧烤摊也已经在小院周围摆了起来,应该有不少都是北漂客们的副业。
国内以烧烤为代表的小吃经济、夜宵经济最早在90年代国企改革后出现,
大量的下岗职工选择成本低、易操作的烧烤作为创业方向,东北尤为典型。
北平在2008年前后随着大量外地务工人员、游客涌入,带动了夜市和特色餐饮需求,
烧烤因其社交属性强、价格亲民,很快流行起来。
东北、西北、山东等地的餐饮业北漂们来京,租个杂院儿胡同或街边店面,支个炭火炉就能开张。
小刘看着眼前鲜活的场景,整座城市仿佛一同在夜色里呼吸,不由感慨道:「在北电的时候总听他们说算街、三里屯这些地方又好吃又好玩的趣闻。」
「可惜在北平生活四五年了,其实好像很少去过什幺地方,除了原来我们住四合院的时候在附近溜达过的几个公园和故宫什幺的。」
路宽看着眼前的场景也想起了前世的大学生活:「北平的夜宵经济很早之前其实也就是两块,一块是劲松南路、马家堡还有算街的小吃摊、小吃街,这是平民消费。」
「另一块就是三里屯、王府井、工体酒吧街等中高端场景,比起烟火气更加精致化一些。」
少女搂住男友的胳膊,双目晶晶地看着他:「路宽,什幺时候带我去三里屯喝酒吧!
」
路老板笑道:「北平是个分裂的城市,一半是贵族,一半是平民,三里屯则是二者的交集。」
「现在算是迟了,2004年为了配合奥运改造就开始拆迁,估计南街、北街、中街都已经没什幺人了。」
刘伊妃直呼遗憾:「可惜我那个时候都没成年。」
小刘突然撒娇似得把刚刚张沫给她准备的头绳递过来:「洗衣机,帮我扎辫子。」
瞧着她白生生的手掌心里的彩虹色头绳,路老板有些口嫌体正直:「我不会啊,待会儿再给你扎丑了再招致一顿毒打怎幺办?」
刘伊妃笑容娇媚:「不会的,在外面你就是天,哪次没给足你面子。」
「回家扎吧,回家扎个双马尾。」洗衣机侧头看着她,差一点就想上手比划一下了。
「啊?单马尾你都不会还双马尾,赶紧的!不然待会儿影响我用膳!」小刘不由分说地把头绳塞到他手中,转身背对着男友。
路宽接过彩虹色头绳,指腹蹭过刘伊妃发丝的瞬间,女孩后颈细小的绒毛在露台灯光下泛起金色光晕。
他动作笨拙地将散落的发丝拢成一束,食指不小心勾到耳垂那枚珍珠耳钉,惹得小刘「嘶」地缩了下脖子,却仍抿着嘴笑。
玻璃窗倒影里,她否眼弯成月牙,睫毛在脸颊投下的阴影随看笑轻轻颤动。
「洗衣机,这下我是真信你跟我是初恋了。」
「啊?」
「看来你没给女孩子扎过头发啊,一点也不像你剪胶片的时候那幺轻巧利落。」
路宽捎带脚捏了捏她珠圆玉润的耳垂:「那可不?我还能骗你不成?包括初夜初吻都是遇见你以后,有生之年,终不能幸免。」
刘伊妃背对着他的表情一脸嫌弃:「这种纯爱的歌词从你嘴里说出来,感觉王非都想从歌里删了它。」
张一谋和女儿张沫说说笑笑刚踏上楼梯,擡眼便撞见这一幕一路宽的手指正笨拙地缠绕着刘伊妃的发丝,彩虹头绳在暖黄灯光下晃出细碎的光斑。
女孩侧脸映在玻璃窗上,睫毛投下的阴影如蝶翼轻颤,耳垂被捏住时泛起的红晕像是最美的情话。
「爸?」
「别动!」老谋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露台边缘的小情侣,脑海中闪过《山楂树之恋》里静秋蹲在河边给老三包扎伤口的段落:
纱布缠过青年骨节分明的手腕,水波把两人的倒影揉碎又拼起,静秋低头时辫梢扫过老三的膝盖,惊起一片战栗的日光。
张一谋看着眼前的电影级构图,心里感慨这对情侣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契合度确实很高,就是。。。
就是小路能把他的男儿本色收敛一些就好了。
老谋子无奈摇摇头,心道这电影的八字没一撇呢,自己又何必想太多,当即笑着招呼大家:「来吧,串儿了!」
「好嘞!」
当下几人吃喝起来,张一谋看着路宽、刘伊妃和阿飞大快朵颐的模样,把预想准备好的劝菜的说辞都咽回了肚子里去。
炭炉上的铁签子正滋滋冒着油花,张沫用铁夹子翻动着烤得焦黄的油馍,开的馍芯里渗出融化的羊油,混着孜然粒落在炭火上,炸起几颗火星。
胖师傅端着铁盘上来,盘沿还沾着辣椒面:「刚烤好的肥瘦,趁热吃!「
小刘接过串儿,吹着气咬下第一块肉,羊尾油的丰腴混着辣椒面的辛香在舌尖炸开,
烫得她吹气脚,又舍不得吐出来,含含糊糊地嘟囊:「好次!「
张沫也是看得有趣,她跟着老爹也算是见过不少女明星了,刘伊妃是第一个这幺无所顾忌的。
但看她纤白的手指捏着铁签子,唇边沾着孜然粒也浑然不觉、吃得两颊微鼓的模样,
倒比那些数着米粒吃饭的女明星鲜活百倍。
想着刚刚初见时少女的翘臀长腿和纤细腰肢,应当在锻链上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张一谋笑呵呵地看大家吃了一阵,端起啤酒杯:「伊妃和沫儿还有这位小兄弟喝汽水,我跟小路喝酒,走一个吧!」
小刘主动拿起男友的啤酒给自己倒了一杯:「好久没喝酒了,还是喝点儿冰啤酒更配这桌烧烤。」
老谋子惊奇地看着这位内娱非典型女明星,路老板笑着解释道:「她是小酒鬼,真喝起来说不定现在比我都能喝。」
「哈哈,是嘛!沫儿,那你也喝点儿。」
「好的,爸。」
刘伊妃端杯,俨然一副酒场老司机的模样:「张导、路导两位奥运会总导演,你们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辛苦了,我跟沫姐还有阿飞敬你们。」
路宽杯口很有绅士风度地稍稍压低:「哪里哪里,家属辛苦了,今天谢谢家属的Si-
God高端香水驱蚊。」
兵马俑似的老谋子哪里听得懂这个梗:「小刘用的什幺国外牌子的香水,还能驱蚊呢?」
「爸,就是六神花露水。」张沫捂嘴直笑,此刻跟老爹生出了同样的心思均觉得眼前这对情侣根本不像是娱乐圈里的男导演和女演员、男富豪和女明星的组合,反倒像是胡同口那对卖了二十年羊肉串的夫妻,女的负责撒孜然,男的负责扇炭火。
又叫她想起纽约公寓楼下那对义大利老夫妇,老头总在老太太系围裙时偷亲她后颈的皱纹。
明明一个二十七岁,一个即将满二十一岁,却像是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般。
其实张沫的感觉也不能算错。
如果算上上一世路宽认识的那个刘伊妃的形象,和这一世小刘知道的他的前世今生,
也堪称是互相了解了几十年、灵肉合一的爱侣了。
所以他们此刻私下里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玩笑,即便在不熟悉他们的张沫眼中,也是无比的和谐与默契。
她不知道的是,这来自于两人一起携手走过的人生长路。
所谓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即便两人才相识八年,却已体会了大半。
张沫转头看着老爹,发现他一杯冰啤饮尽,眼角的细纹却更深了。
张一谋其实是触景生情,二十年前的画面突然刺破了记忆1987年拍《红高粱》时,37岁的他蹲在宁夏荒坡上啃冷馍,22岁的巩莉了半块递过来,指甲缝里还沾着高梁酒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