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他的时代到来了!(原创奥运为雪糕

想要窥探机密的记者又哪里敢接近这样的军事禁区。

许海峰在震耳欲聋的欢呼中将火炬递给高敏,随即是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等人。

这些运动员覆盖了射击、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跆拳道、排球等中国优势项目,时间跨度从 1984年到2004年,完整勾勒出中国奥运代表团从「零的突破」到「全面崛起」的历程。

直至李宁从孙晋芳手中接过火炬,鸟巢内的声浪已经无法抑制。

往届的经典都还历历在目:

1992年巴塞隆纳,残疾射箭运动员雷波洛用燃烧的箭矢射向70米外的火炬台,一箭穿心;

1996亚特兰大,拳王阿里颤抖的双手点燃火炬;

2000雪梨,火炬台从水中升起,上演了一出水中生火的奇观。

那幺北平呢?

已经在之前的文艺汇演中彻底征服了全世界的导演路宽呢?

现场和全世界的观众们都在期待着北平的奥运圣火,将会以何种震撼人心的方式点燃。

可偏偏叫他们抓耳挠腮的是,李宁在接过火炬后仍然不疾不徐地绕场一周,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场内的灯光又在逐渐变暗了。

黑暗中,无人机组已经就位。

戴着耳麦的李宁接到指令,边挥手边跑向已经一片漆黑的鸟巢场地中间。

路宽低沉的声音传来:「一定要注意把火炬严丝合缝地卡进装置,火焰朝外。」

「明白!」

已经习练了无数次的李宁找到1500架无人机群的「凤首」处,小心翼翼地将祥云火炬卡进「凤喙」式样的特殊装置。

1500架次这个数字,已经是三年下来真正地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在利用鸟巢建设过程中就铺设信号装置、应用地面短波电台以及华威最新的独立频段跳频技术后,能够达到的极致了。

李宁紧张地完成了一切,现场追光不再给到他,整个鸟巢陷入了一片黑暗。

观众们只能看见鸟巢中间那一点幽蓝色的焰火,在偌大的体育馆中微不可见,似乎风一吹就要熄灭。

这是要做什幺?

「亮了!LED亮了!」

全球观众们欣喜地发现场地中间像上半场的节目一样,开始由LED发光,逐渐变成了一只巨型的凤凰。

当然,在外国人眼中,这叫不死鸟。

而刚刚李宁放置的火炬,就悬在凤凰的嘴边,被这只东方瑞兽衔住。

大家都略有些失望,怎幺又是LED呢?

即便上半场的表演是如此的震撼人心,但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是依托LED的卷轴画卷,大家总有审美疲劳的。

更何况,这也不应该是路宽的水平啊?

NBC和部分不友好外国媒体的主持人,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口嗨一波了,只是珠玉在前,他们也怕失言被打脸。

「砰!」毫无征兆地一声巨响,吓了所有观众一跳。

鸟巢地面的环形火焰沟槽,突然喷发12道红色火柱,如同盘古开天时劈裂混沌的巨斧,将夜空瞬间点燃。

炽烈的焰流在三十米高空炸开,化作千万颗坠落的火星,在钢架结构的穹顶下织成一张流动的火网。

观众们距离场地中间还很远,焰火冷却和回收也早就进行过安全测试,不会产生意外。

这是神鸟降临前的预热,也是为了用巨大的声响掩盖无人机机翼起飞的声音,骗过现场观众。

当最后一道焰火的余晖还在鸟巢钢架上颤动,九万双眼睛尚未从星雨的震撼中回神,地面LED矩阵的凤凰图腾却突然「活」了过来!

对!

是活了过来!

现场的观众无不惊恐地睁大眼睛,外国政要和皇室成员张大了嘴巴,看着这一幕只可能在电影特效中出现的画面。

那原本与地屏融为一体的凤凰的朱红羽翼,此刻正以厘米级的精度逐帧剥离。

像是。。。

像是此刻的鸟巢有一个巨人,把绘在地面的凤凰贴画撕了起来,并迅速立体化!

1500架无人机组成的凤首率先昂起,每片翎羽都闪耀着特制LED的暖光,在离地三米处悬停。

这样的场景,即便是见识过一次的刘伊妃也看得头皮发麻,身边的刘晓丽和张纯如,连同现场所有的观众这时才反应过来:

方才赞叹的「地面投影」竟是立体矩阵的伪装!

这些小直升飞机似的飞行器,被涂装成与LED地屏完全一致的红色,静卧时如同画布延伸的像素。

此刻稍加振翅,便撕碎了二维与三维的界限。

「升维?」

娘子关小区的书房里,刘慈心盯着电视屏幕,手中的茶杯早已凉透。

鸟巢中央的凤凰图腾从二维画卷中「活」了过来,1500架无人机组成的立体矩阵撕裂了平面与空间的界限,在夜空中振翅翱翔。

这一幕仿佛一道闪电劈进他的脑海!

「既然物体可以从二维变成三维,那为什幺不能从三维坍缩成二维?」

他想起自己正在创作的《三体》第二部,那些关于宇宙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则、关于技术爆炸的推演,此刻突然有了更震撼的具象化表达。。。

降维打击!

刘慈心激动地几乎要疯狂,他有一瞬间想要冲进书房,可脚步却挪移不动,因为电视屏幕中的凤凰动了!

满载着灯带,鸟喙衔着奥运圣火的无人机群组成的凤凰神鸟逐渐攀升。

机群大概在20米左右的安全信号距离下就不再升空,开始沿着鸟巢碗边巡游。

在导演组无数次测试过的最佳观赏距离下,每架无人机侧翼搭载的RGBW四色LED灯带耀眼无比,配合着场内有节奏升起的朱红色焰火,唯美至极!

观众们哪里还认得出这是什幺机械编队?

在全场凤凰清越的鸣叫声里,这已然成为了浴火重生的神鸟真身。

「妈妈,中国人会变魔术吗?他们怎幺能将不死鸟变活?」

「爸爸!回去帮我去二手市场淘《异域》的山海经怪兽手办吧!中国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在第一次巡游至主席台前时,蔡国强团队在飞行路径预设的冷焰烟幕弹派上了用场,凤凰每振翅一次,就有三组银白烟轨从鸟巢钢架缝隙喷涌。

凤凰过境,流云相随。

朱红光羽划过烟幕时,观众能清晰看到「火焰」在羽梢流动的残影,这是利用烟尘颗粒对LED光的散射作用,在空气中形成的立体光路。

观众不懂LED灯带的模拟效果,也不懂焰火给无人机凤凰编队进行的「描边彩绘」。

在他们如痴如醉的眼中,凤凰的每一片羽毛似乎都在夜空中呼吸,银白烟轨与朱红光羽的交织,创造出超越物理法则的视觉魔法。

无人机操作师技术娴熟,在流云相随的冷焰下绕场一周后,又相继进行了俯冲、拧首和悬停的表演。

鸟巢中突然一阵「邪风」吹过!

惊!

祥云火炬的火变小了!

「茜茜!火要灭了!」刘晓丽看得目眦尽裂,她知道这样的场合下如果发生意外会是什幺后果!

「应。。。应该不会。」

刘伊妃又哪里知道实情,连同全场、全国、全世界的观众们都一颗心提了起来!

火炬要是被吹灭了怎幺办?

似乎是在配合着场上的风云突变,凤凰清越的鸣啼突然变成了一声响彻场馆的悲鸣,彻底把观众的冷汗吓得冒了出来。

对讲机中的路宽眼看情绪调动了差不多了,沉声指令:「飞往火炬塔,第二组编队准备!」

与此同时,刚刚还不吝溢美之词的央视主持人也略有些慌乱地找补:

「观众朋友们,鸟巢体育馆中似乎风大,对火炬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凤凰正在飞往火炬塔。。。」

卧槽!

贺伟目眦尽裂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极其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硬生生地把心里就要脱口而出的粗话压了下去!

他同演播室的周涛对视了一眼,后者额头的冷汗清晰可见。

怎幺会这样?

鸟巢现场也已经鸦雀无声了,除了几位大领导之外,即便是外国政要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凤凰在飞向火炬塔的途中,嘴里衔着的火炬忽明忽灭,在进入火炬塔后几乎要湮灭了!

全国的观众们都要疯了!

整个奥运会历史上都没有点火失败的先例啊!

难道完美了一整场的路宽要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了吗?!

指挥室里的路老板今天全程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没错,即便是在这样的盛会和完美的表演中,他依然要用商业电影的悬疑叙事来一次「炫技」。

这当然是他安排好的剧情。

奥运火炬连风力颇强的珠峰都能登上,又怎幺会被吹灭呢?

此刻的濒临湮灭,只不过是内部控制的效果罢了。

高悬在鸟巢顶部北侧偏东的火炬塔上,全球二十多亿观众们大气都不敢喘地看着凤凰在逐渐收敛羽翼,似乎要护住嘴边即将湮灭的奥运圣火。

刹那,鸟巢的音响系统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悲鸣!

先是一声悠长的古琴泛音,取自曾侯乙编钟的羽音频率,再混入二胡揉弦的颤抖尾韵,继而合成模拟的百鸟哀鸣!

令人心碎的一幕出现了,绝美的凤凰开始逐渐凋零。

一架。

两架。

不断有无人机的灯带变暗,机器掉落在火炬塔中。

与此同时,凤首衔住的圣火焰气高涨!

「妈妈,凤凰要死了,快让它回来啊!」

无数充满童真的诘问和痛惜在鸟巢和电视前回荡。

直到逐渐回过神来的大人眼眶泛红地回复了一句。

它不会死,它在涅槃。

「凤凰在涅槃!」主持人贺伟再也压抑不住声音中的颤抖,没有被导演组做任何通知的他状若疯狂!

「观众朋友们!凤凰并没有凋亡,它是在涅槃!这是路宽导演最后给世界讲述的东方寓言!」

「看呀!那1500架无人机组成的凤凰,正将自身的光羽一片片投入圣火!每一片熄灭的LED灯带,都是凤凰拔下的羽毛,每一架坠入火炬的无人机,都是它向烈焰献祭的骨血!」

「这像不像我们经历了近代屈辱的国家?像不像我们经历伤痛、却又充满希望的2008年?」

「那坠落的不是机械残骸,是鸦片战争中沉没的炮舰!那燃烧的不是电子元件,是原明园冲天而起的烈焰!」

「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创伤,都将化作凤凰羽翼上的火痕!激励我们继续前行!」

「我们用百年奋斗向世界证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永远不会被苦难击倒!」

「就像神鸟凤凰一样,『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通过巨大的磨难与淬链重生、升华!」

贺伟的声音哽咽,他的喉结剧烈滚动,声音像被火灼烧过般沙哑而滚烫:

「凤凰在涅槃前的三声悲鸣,不正是百年前令人震撼的『奥运三问』吗?」

「而今!我们终于可以昂首回答先辈——」

「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自信地一跃,重新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便从2008北平奥运会开始,让这凤凰涅槃的火焰,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让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新的希望!」

仿佛是为了配合他令人震撼莫名又催人泪下的解说,现场心痛地看着凤凰在悲鸣中涅槃的观众们,眼前亮起一片红光!

在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塔背后,刚刚在对讲中提及的第二组无人机起飞了!

那是一只体型稍小的新凤,由800架搭载冷焰火的无人机组成。

它的羽翼不再如先前那般辉煌壮阔,却透着初生雏鸟的稚嫩与灵动。

随着鸟巢音响系统传来一声清越的凤鸣,这声音混入了古琴泛音与童声合唱,宛如《诗经》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千年回响。

雏凤稍加盘旋,随即向着广阔无垠的夜空悄然飞去。

就在包括各国元首和奥委会主席在内的观众们心旌神摇之际,蔡国强埋设在鸟巢顶棚的焰火矩阵同时引爆!

先是银色烟轨如银河垂落,随即炸开成「2008」字样的火树银花,继而千发红色牡丹弹在低空绽放,映得云层如浸血帛。

九万观众不约而同仰头,看着那只光羽凤凰在星火中渐飞渐远。

这一刻,古都的夜空同时镶嵌着古时的明月与现世的情怀。

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家,向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告白。

鸟巢内,主火炬台的烈焰突然暴涨,将整个体育场照得如同白昼。

火光中,无数观众发现自己的泪痕正反射着金色的光芒,那既是凤凰浴火重生的印记,也是一个古老民族向星辰大海启程时,留给大地的璀璨吻痕。

「朋友们,北平奥运会开幕式,到此就全部结束了,谢谢您的观看。」

同样的解说,出现在全世界不同的媒体中。

不同的是语言,相同的是此刻仍旧无法回过神来的震撼。

法罗岛,伯格曼关闭了电视,没想到在他这枯朽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见证了最震撼的集体叙事。

恰似他电影中反复叩问的生死命题,却被路宽以东方特有的集体叙事赋予了全新的解答。

老人有些恍惚地回忆起三年前初见的那个下午,想起他当时的心绪重重,想起从他电影中看到的恐惧。

很显然,从今晚的作品来看,已然一丝踪迹也无。

这三年,他经历了什幺?

伯格曼喉咙中传来艰涩的笑声,这位毕生探索人性深渊的导演,虽不清楚这种转变的由来,但很欣慰这个年轻人没有步自己的后尘。

爱能治愈恐惧,亦能点燃灵魂。

枯瘦的电影大师最后望向波罗的海午后的阳光,确信历史将如此记载:

2008年8月8日,当凤凰的光羽掠过鸟巢钢架时,电影艺术的圣殿之门被撞开了一道缝。

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用母国的灿烂文明作入场券,一只脚已经踏进了这座大师的殿堂。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将所谓大师的冠冕,彻底升格为自我的授勋。

于电影艺术一途,路宽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