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圣明。」王崇古俯首说道,陛下讲的很明白,就是简单赢一下,而不是真的要短时间内王化寮国。
「陛下的意思是不会像王化绥远一样,大笔投入,短时间内将其彻底王化?」张居正听明白了皇帝的既要也要,既要面子也要里子,但是银子不给。
皇帝的理由很充分,无论是否并入,大明在寮国有巨大利益,无论谁去打寮国,大明都得帮忙,都要出人出力,否则精绝盐供应就会出现问题,水肥里面撒点精绝盐,庄稼长得壮。
朱翊钧点头说道:「朕就是把国帑内帑未来十年的岁入都砸进去,也王化不了东吁和寮国,索性交给黔国公府慢慢来吧。」
寮国和绥远不同,绥远是大明的腹心之地,肯定要大笔大笔的投入,甚至为了绥远地方,还要重开西域,就是为了确保大明腹地的战略安全。
「那臣没有好疑虑的地方了。」张居正立刻表示了赞同,不花钱就行。
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朕会让礼部跟刀揽胜讲明白,王化从不会一朝一夕,需要寮国人配合黔国公府,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成功,他要是不同意,维持现状也可以。」
「琉球总督府总督陈璘,上奏请求裁撤琉球总督府规制,纳入郡县。」朱翊钧说起了刚收到的另外一本奏疏。
琉球总督府和别的总督府最大的不同,就是琉球总督是水师总督首里侯陈璘通常不在琉球,所以琉球三岛,实际归松江府管理。
朱翊钧点着堪舆图说道:「朕的打算是,琉球群岛归松江府管辖,鸡笼大岛丶澎湖巡检司归福建管辖。」
朱翊钧点在堪舆图上说道:「先生,松江府太小了,一个府设立一个巡抚,哪怕是它是世界的贸易中心丶经济中心,但是依旧太小了,把琉球列岛并入松江府,松江巡抚也算是名至实归。」
「福建实在是太穷了,加上了鸡笼岛丶彭湖巡检司,田亩之数,仍然算不上一个大省,也好让福建更好的协调人力前往鸡笼岛垦荒伐木。」
琉球总督府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总督府,这不是说琉球不重要,相反,因为大黑沟的存在,导致所有船只都要绕行琉球抵达松江府,让琉球变得异常重要,这就是万国海梁,尤其是在帆船时代。
从最开始,大明朝廷就打算郡县琉球,所以琉球总督府从来没有总督府建制,也没有脱离过朝廷的掌控,现在是直接加强了统治。
「朕和先生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海陆并举,但主要精力,还是着眼于海上,将南洋和绝洲彻底纳入大明的羁縻范围,才是朕应该做的事儿。」朱翊钧向来言行合一,不会跟大臣们胡说,他要做什麽,为什麽,每次都解释的非常清楚。
加大对南洋和绝洲的羁縻,才是朱翊钧这个皇帝的历史使命,想要真的把五间大瓦房盖好,陆上的开拓与收益,根本不够。
朱翊钧继续说道:「大铁岭卫指挥使陈大壮,又在冒险,他进入了绝洲的中心地带,沿路看过去,都是灌木戈壁,但不是沙漠,绝洲真的是个绝地吗?」
「陈大壮以为不是,那里降水在十二寸以上,可比西域要好太多了,要知道西域从汉时就开始修建坎儿井,一直到今天,相比较之下,西域才是绝地。」
「绝洲的自然禀赋,要比西域强太多了,最少也有一千万顷的草场可以用于畜牧。」
观星舰严重低估了绝洲的自然禀赋,诚然,和爪哇的良田沃野相比,绝洲是差了点,但其实也是可耕种的土地,长期进行开发,收益比重开西域要大很多很多。
「陛下圣明。」张居正就是拉着皇帝,不让皇帝对寮国,不计成本的进行王化,这对万历维新中的大明,可不是什麽英明的决策。
万历维新的收益,用在丁亥学制和吏举法之上,才是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大明皇帝的圣旨很快就送到了礼部,少卿俞良史传达了圣意。
「陛下圣旨说的非常明白,寮国作为寮国府,归云南布三司直接管理,大明朝廷可以接纳寮国,但地位等同于木邦府和勐养府。」俞良史又详细的解释了下陛下的意思,朝廷不会为了王化寮国过多的投入。
「臣叩谢天恩!」刀揽胜大喜过望,连续拜了三次,才美滋滋的收起了圣旨。
俞良史再次强调道:「额,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
「已经很好了,大明朝廷天高水长,但是黔国公府就在我们眼前,只有寮国并入大明,寮国有事,黔国公府才方便出面直接干预,已经很好了。」刀揽胜颇为欣喜的说道。
寮国求援大明五次,大明一次也没有出兵,是因为没有正当的理由,师出无名,黔国公府就是想帮忙,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好了,只要大明承认寮国是大明的领土,那日后安南和东吁就不敢欺负寮国人了。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不像有的野狗,跑来跑去,都不知道主人是谁。
东吁就是那种野狗,对着大明狂吠,被大明摁着头打了四年,而且还要接着打下去,莽应里连死都没法死,莽应里的脑袋不属于他自己,属于大明,大明让他死,他才能死。
「东吁缅贼欺负我们最是厉害,杀我男丁,抢我妇孺老幼,夺我都城,烧我王宫,大明王师狠狠的训诫了东吁,为我们报仇,理所应当,我们该归顺大明。」刀揽胜解释了下为何勐主们,都认可加入大明,因为在寮国人看来,大明帮他们报了他们永远无法报的血仇。
俞良史又想起了万宗伯的蛮夷认爹学,在万宗伯看来,蛮夷必须要给自己找个爹,才能心安理得,对于寮国而言,挑来挑去,大明的确是个好爹。
(本章完)